不買房 誰來拯救中產階級的財富焦慮?

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碼
繼續在永銘國際官網閱讀文章
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更方便
在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之后,全球中產階級正在成為失去的階層,社會地位、財富及幸福感都隨著各國政府應對危機的泡沫狂歡中慢慢失去,英國脫歐、川普當選、法國極右勢力的崛起昭示著這樣的事實。
中產階級即將成為失去的階級,財富、幸福感等都在慢慢流失。這樣的恐慌使得中國中產階級不得不深思,房子還能買嗎?不買房又能投資點啥?能夠跑贏通脹嗎?
從離婚買房擠爆民政局到*ST寧通B擬賣學區房保殼,中國樓市一波又一波地狂飆突進,顯然已經不能用基礎經濟學原理的供需關系來解釋了。
擁有數套房產的S女士本計劃出手一套房產,誰知因工作耽誤了一段時間,房價又漲了幾十萬,房產升值本該高興,既然漲了這么多就繼續看著房子升值嗎?如果有一天房價跌了呢?S女士在評估了一下目前股市、基金、外匯和黃金等資產類別的收益之后,還是將目光轉回了房產。
這不僅僅是S女士一個人的困惑,一般中等收入的人士對此也滿腹狐疑,一種難言的焦慮感在中產階層中蔓延。
中產階層的這種恐慌除了對于財富的焦慮感之外,還有對下一代出路的擔憂。
中國的中產階級很少有上幾代的資本積累,基本都是通過自己的學歷、知識和能力等軟實力賺得的家業和地位,除了少數企業主之外,中產階級能夠變現的資源和能夠讓孩子繼承的財產很難讓孩子一生無憂。
父母的高文憑、高學歷和人脈等軟實力也并非不能“世襲”,需要通過用心教育來轉化為孩子本身的能力,但投資回報率和能力轉化率又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幾年前,父母還能利用積蓄為孩子在一線城市買套房,可現如今面臨瘋魔般上漲的房價,中產父母連最后一點希望幾乎都要被剝奪;大學文憑也曾有些分量,可高校大量擴招和學生質量下降帶來的學歷貶值,讓家長們開始集體瞄準名校,紛紛尋找適合孩子的名校之路。為了下一代不滑出中產,家長們可抓住的繩索越來越少。
海外資產配置消除焦慮
針對目前人民幣暴跌、房價飆升的現狀,不少高凈值人士都選擇了海外買房,即使沒有海外買房實力的投資者,也將部分存款轉為了美元或投資海外股市、固定收益產品等。
而隨著歐元的下跌,歐洲買房成了多數人的首選,在對資產進行全球配置確保財富保值升值的同時,還能移民!
這兩年,一線城市的家庭賣一兩套房子通常就能達到不少國家的投資移民的金額門檻了。考慮到歐洲買房移民的門檻較低,再加上歐洲的福利比較好,因此當一些歐洲國家的購房移民政策一推出,不少有財富焦慮、子女教育憂慮的中產階級,甚至一些考慮養老需求的人都競相選擇了這些國家。
通過購買房產的方式移民海外,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移民者所接受。購買當地房產不僅可以獲得居留權,希臘和塞浦路斯甚至可以一步到位獲得永居身份,購買價值250萬歐元及以上的房產,塞浦路斯甚至可以一步到位直接獲得護照!
在諸多歐洲國家的政策中,居留權的作用遠遠不止這些。歐洲申根國家的居留權,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在26個申根國家中暢通無阻;而同時享受當地教育、醫療、養老等福利,也是被許多移民者所期待。
除此之外,“高福利”對移民申請者充滿了吸引力。歐洲的福利項目繁多,可謂從出生到養老“全覆蓋”,一般而言分為兒育補助、家庭困難及住房補助三種。大致包括:
孕婦津貼、哺乳期津貼、兒童福利金、家庭津貼、監護人津貼、單親津貼、子女贍養費、照料津貼、收入補助金、傷殘生活津貼、失業者困難補助、病假補助、社會保險、養老院和護理院津貼等等。